几内亚

深切缅怀,常熟尚湖走出的外交部原副部长王


据澎湃新闻报道

外交部原副部长王殊

于年9月25日凌晨在北京逝世

享年96岁

王殊

常熟尚湖王庄人,曾任外交部副部长,常熟日报社名誉社长。建国前任新华社军事记者,建国后曾任新华社国际部编辑,新华社驻巴基斯坦、几内亚、马里、加纳、刚果(金)、古巴等分社记者。年底任新华社驻波恩分社记者,年9月任中国政府谈判代表,与联邦德国政府达成建交协议。同年10月任驻联邦德国大使馆参赞。嗣后任驻联邦德国大使(.9~.11)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(.5~.4)和驻奥地利大使(.7~.12)。除驻外使节处,王殊还曾任《红旗》杂志总编辑(~)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(.1~.6)等职。

他是从常熟尚湖王庄走出去的

著名外交家!

出生江南的少年才俊

年,王殊在朝鲜板门店采访停战谈判时留影

◆年,王殊出生在常熟市尚湖镇王庄。他3岁丧父,在祖母和母亲的抚养下长大。当日寇的铁蹄蹂躏着长江南岸时,王殊的母亲不愿让他接受奴化教育,把他从常熟送到上海租界求学。

◆年,王殊考上了复旦大学外文系。抗战胜利后,解放区很需要英文翻译,王殊就和另外一位同学,于年4月赴苏北,先任苏皖辖区政府教育厅编审室编辑,后又在华东野战军卫生部医校里任教员。

◆年10月济南解放,王殊调到新华社华东野战军总分社工作,成为了一位军事记者,从此开始了他24年的记者生涯。

纵横战场的知名记者

年,王殊(左)与刚果政府国防部办公厅主任基满加、新华社摄影记者钱嗣杰合影。

24岁的记者王殊,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、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的报道。他写的第一条新闻是我军围歼黄伯韬兵团取得全面胜利的重大新闻。朝鲜战争爆发后,王殊又被调到新华社驻志愿军总分社工作,一干就是两年半。

王殊在朝鲜战场写的文章在《人民日报》头版刊出后,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。毛主席读后致电前方说:这些报道揭露了美蒋特务利用所谓“自由遣返”战俘欺骗公众的种种事实,谈判代表团应利用这些事实,在谈判桌上,揭露美方强迫扣留我战俘的阴谋。

从朝鲜战场回国后不久,被分配到新华社国际部南亚分社,常驻巴基斯坦,从此开始了驻外记者的生涯。他先后去了加纳、几内亚、马里、古巴、联邦德国等亚、非、拉美、欧四大洲。

他是中国第一位单枪匹马闯非洲建新华社分社,是打破中非长期隔绝的传奇人物。期间,在加纳、几内亚成功创建分社,为推动我国与几内亚、马里等国家建交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年底,他又奉命去拉丁美洲建立新华分社并任社长,地点选在古巴的首都哈瓦那。上任伊始,就爆发了震惊世界的“加勒比海危机”。他日夜采访,仅仅一个月,就发了多篇报道,受到总社通报表扬。

推动中德建交的外交家

年9月29日,王殊(左)同德国谈判代表史塔登草签了两国建交的联合公报。

年底,王殊临时被新华社派到联邦德国首都波恩接替患病的同事,匆匆飞到波恩。他既不懂德文,又不了解欧洲和德国的情况,感到从未有过的沉重压力。王殊开始学德文,并硬着头皮进行了大量采访和调查研究,

当时,国内政坛对中德关系有很深偏见,而王殊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分析,提出了改善与联邦德国关系的调研报告,为此他受到了外交部的内部通报表扬,毛泽东和周恩来看了报告后认为很有参考价值。

年10月25日,联合国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,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。此时,联邦德国反对党要求政府迅速同中国关系正常化。王殊敏锐地注意到,原联邦政府外交部长施罗德曾两次对外谈到,希望去北京同中国领导人就两国关系交换意见。王殊巧妙地利用记者的身份与施罗德近距离接触。当他把交流的结果反馈回国内,周恩来经过反复考虑后作出决定,以外交学会名义邀请施罗德访问中国。年7月,施罗德成功访问中国。此后,经过多方磋商,年10月,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建交联合公报,翻开了中德关系的崭新一页。

年,毛主席接见王殊大使

作为一名中国驻波恩的记者,在中德建交过程中,王殊竟被中国政府任命为建交谈判的中方全权代表,待他再回到波恩时,已被任命为中国驻联邦德国使馆参赞,并以临时代办的身份,筹建中国大使馆。至此,王殊已从一位名记者转身成为高级外交官,而这识“士”点“将”之人正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。就在中国同联邦德国建交前后,王殊有两次非常难得的机会,得到毛主席的会见。两年后,尚不满50周岁的王殊便当上了中国驻联邦德国的第二任大使。

后来,在出任外交部副部长后的至年,王殊被任命为中国驻奥地利大使兼任中国驻维也纳联合国组织代表。结束驻外使命回国后,又被委任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,从而开始由官员到学者的第三次人生转换。

退而不休的外交学者

相濡以沫的王殊夫妇

年,王殊退而不休,任中德友协会长、外交官联谊会顾问、国际问题研究所顾问、外交学会理事;北京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。一直投身于他心爱的外交事业。

年中国和联邦德国建交30周年,王殊特地撰写了《中德建交亲历记》,生动形象介绍了我国外交和外事人员的工作生活,让世人了解老一辈领导人为国家创下的外交事业基础。

年王殊接受《常熟日报》记者采访(来源:常熟视点)

虽然少小离家,但王殊对家乡常熟有着深厚的感情。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,《常熟日报》记者专程采访了这位常熟走出的杰出人物。采访中王殊希望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,祝愿祖国繁荣昌盛,人民生活幸福。并深情回忆说:

“我很喜欢虞山、尚湖,还有叫花鸡、鸭血糯。以前每次回来都会去沙家浜走走,去王四酒家吃碗面,爆鱼面特别好吃。小时候妈妈每年都带着我乘轮船去苏州,在阊门外上岸后我们就坐马车进城。”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shijuecar.com/lsyg/8571.html


当前时间: